新聞資訊
news今年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,中國能建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海良建議促進大數據產業綠色化發展。
鏈接:https://www.chinatimes.net.cn/article/143401.html
大數據產業是推進國家大數據戰略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支撐,也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、推動生產力變革、加快政府與企業轉型升級、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。
權威數據顯示,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%左右,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,預計“十五五”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仍將超過15%,產業規模有望突破7萬億元。
記者獲悉,今年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,中國能建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宋海良建議促進大數據產業綠色化發展。
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
大數據產業作為高技術、高投入的產業,同時也是高耗能、基礎性產業。相關數據顯示,2024年,我國現有數據中心和5G基站耗電總和達到了2500億度,接近于3個三峽電站年發電量,并且這一統計尚未涵蓋現有700萬個4G、3G基站。
隨著數據量與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,大數據產業的能耗和碳排放問題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,撞上功耗墻的風險不斷加大。尤其在“雙碳”目標背景下,更加亟需破解“算力增長”與“能碳約束”的矛盾,推動大數據產業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。
對于大數據產業綠色化發展,國家高度重視,出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。2024年7月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、國家數據局等部門相繼聯合發布《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》《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提出統籌數據中心發展需求和新能源資源稟賦,探索“綠電聚合供應”新模式,到今年底,電力算力雙向協同機制初步形成,國家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綠電占比超過80%。
記者注意到,《數據中心綠色低碳發展專項行動計劃》中,明確了主要目標,到2025年底,全國數據中心布局更加合理,整體上架率不低于60%,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至1.5以下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長10%,平均單位算力能效和碳效顯著提高。
到2030年底,全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、單位算力能效和碳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,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進一步提升,北方采暖地區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余熱利用率明顯提升。
推動大數據產業綠能替代
進一步促進大數據產業綠色化發展,宋海良對《華夏時報》記者表示,建議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。一是推動大數據產業綠能替代。加強“東數西算”規劃布局與“沙戈荒”新能源基地、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等能源規劃布局統籌,大力推行“數能融合”新模式,探索和推廣算力基礎設施綠電直供,實現綠色電力就近供電、聚合交易、就地消納?。加強綠能技術研發,鼓勵研究綠能替代技術,完善大數據產業綠色能源使用標準。加快培育綠電市場和綠證交易機制,運用市場機制逐步降低綠電成本,同時加大對使用綠電企業的稅收優惠、財政補貼等政策支持,激發大數據產業市場主體使用綠電的主動性。
二是推動綠色產業園區建設。重點在“東數西算”工程樞紐節點建設大數據綠色產業園區,協同布局算力、電力基礎設施,合理規劃園區內部設計,提高節能設計建設標準,鼓勵數據中心采用裝配式建筑等綠色建筑模式,配套建設綠能設施等,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零碳智慧園區。
宋海良還提到,“建立綠色產業園區評價體系,定期評估大數據產業園綠色發展水平,并進行動態優化調整。”
三是推動數據中心節能降碳。推動數據中心綠色算力的研究、規劃、設計、建造、運行、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、全產業鏈整合優化,在“碳排放”雙控政策體系下穩步提升數據中心能效和“碳排放”標準,加快推進低效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改造,降低單位算力能耗水平。建立健全綠色算力指標體系和全生命周期數智管控平臺,推進智能化節能降碳。鼓勵數據中心間開展綠電綠證交易、碳匯互認結算等,探索形成碳減排交易體系。
除此之外,宋海良進一步指出,建議推動數能融合示范引領。在國家“十五五”規劃整體框架下,強化算力、網絡與能源一體化統籌規劃,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大數據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,開展數能融合示范項目建設,深化數能融合技術創新,實現算力、網絡與能源綜合效益最大化。對符合條件的數能融合示范項目加大支持,完善科研基金、稅收優惠、獎勵補助等政策組合拳,促進示范項目落地。鼓勵算力運營商與電力主導企業深度合作,開展綠電長期直購電協議、算力+能源融合建設等模式創新,加強超萬卡GPU集群附近的新型電力基礎設施合作建設。